考古学家已破译古巴比伦的罕见“信封”有的距今甚至约五千年

据《俄罗斯报》12月5日报道称,由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阿纳克莱托·德-阿戈斯蒂诺(Anacleto DAgostino)教授领导的国际考古学家小组在伊拉克古城马拉德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楔形文字的泥板和极为罕见的粘土“信封”的碎片。

这一重大发现已公示在比萨大学的官网上。考古学家对伊拉克中部马拉德古城遗址进行了发掘。他们发现了大约一百片楔形文字泥板,其中八个被完整保存。

这些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根据德-阿戈斯蒂诺教授的说法,上面的文字已被破译。它们主要讲述了美索不达米亚一座古老城市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上面的文字涵盖商业和法律信息。

教授说:“我们发现的文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伊辛—拉尔萨时期(约公元前2003年至公元前1813年)和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894年至公元前1595年)。包含销售合同和信件,其中提到了统治者的姓名,并且记载了这座城市与其他多个城市的联系。”

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约100个用来放置楔形文字泥片的粘土“信封”。这些“信封”上盖着印戳,并用绳子绑起来。

德-阿戈斯蒂诺教授说:“这些信封是用薄薄的粘土制成的特殊容器。 通常其表面写有信件的主题,例如名称和图像。这不仅有助于找到收件人,而且还保证了邮件的安全性。”

顺便说一句,有些信封的历史比书信还要久远,它们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信封”上绘制着狩猎和战斗场面,战士和动物的图案。

尽管发现的这些“信封”都已变成了碎片,但是,考古学家们认为,在古代,只有富有的人才可能用得起,因为其中一些“信封”上装饰有宝石。

利物浦罗马首次对决的背后曾有一个英年早逝的故事

阿戈斯蒂诺1955年出生在罗马的一个贫困郊区,喜爱足球的他年少加入了罗马的青训梯队。14岁的时候,阿戈斯蒂诺就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并在17岁的时候就完成了罗马的一线年的红狼生涯。

在不少意大利球迷的眼中,阿戈斯蒂诺就是那个年代的皮尔洛,他拥有控制场面的大局观和高超优雅的传球技术,60码的精准长传让人乐此不疲,同时他还拥有一脚出色的任意球技术,远射破门的表演也是不在话下。

而在罗马的球迷眼中,阿戈斯蒂诺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托蒂,他是罗马在1982-83赛季时隔40多年再夺意甲冠军的绝对功臣,同时也为罗马的3座意大利杯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让人无法想象的是,1984年的那场历史首次“英意双红会”,却成为了阿戈斯蒂诺在罗马城的欧战绝唱。尽管在那场比赛当中,阿戈斯蒂诺保持着高水平的发挥,帮助罗马在开场落后的情况下将比赛拖入了点球大战,而意大利人也挺身而出打进了红狼军团的首粒点球,然而罗马最终还是无法笑到最后,以2-4的比分输掉了点球决战。

随着1984年的那场决赛失利,阿戈斯蒂诺的足球生涯也发生了转折,他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卖到了AC米兰。阿戈斯蒂诺注定无法像托蒂那样在罗马终老,给红狼军团留下了只有237次出场、50粒进球、4座冠军奖杯的足迹。

在辗转AC米兰、切塞纳等球队过后,阿戈斯蒂诺最终选择在1990年结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而这也开始让他的人生变得迷茫起来。退役后的阿戈斯蒂诺尝试过走上商人的道路,也考虑过开一家足球学校,但最终由于经济原因他的理想从未真正实现,而这位意大利球星更是逐渐出现了抑郁的症状。

在当时,阿戈斯蒂诺的与世长别,无疑是伤透了许多罗马球迷的心。而34年过后,罗马和利物浦再度在欧冠赛场相遇,在红狼战士的身上,也将肩负着他们老队长在当年未竟的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