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运会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保障省运会后勤工作

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于9月8日在我市开幕,这是全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邯郸市综合体育馆是省运会比赛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日前,记者采访了邯郸市综合体育馆馆长智宏博。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坐落在冀南新区芳华路1号,于2021年12月底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为37577.25平方米,分为综合馆和游泳跳水馆。综合馆可承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等项目的室内比赛;游泳跳水馆可举办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项目的比赛。”智宏博介绍。

综合馆看台区域共设有固定座位5036座。比赛场区采用的专业运动木地板,既防滑耐磨,又能防止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意外。场地灯光照明为musco(玛斯柯),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上海浦东足球场、洛杉矶SoFi体育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场馆)均由玛斯柯提供场馆照明系统和服务。

游泳馆内分比赛池、热身池和跳水池三大区域,可容纳观众1517名。比赛池为10道标准泳道,热身池为6道标准泳道。跳水池深度5米,分别设置有1米跳板、3米跳板、1米跳台、5.5米跳台、7.5米跳台和10米跳台,可以满足不同的比赛要求。泳池砖采用德国英特宝定制砖,不管是坚固程度、色泽还是使用寿命,均为世界一流。跳水池采用的杜尔福莱克斯(Duraflex)专业跳板,自1960年开始即被国际奥委会指定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跳水比赛唯一跳水器材,符合FINA国际游泳联合会的标准。游泳池出发台为anti(安迪)品牌,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标准出发台。在水处理方面,采用大海体闲的水处理设备,是卡塔尔国家游泳跳水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三亚奥体中心的同标准水处理设备。另外,其他配件设施均符合相关赛事标准。

“目前我们已经承办了省运会的青少年组排球、摔跤、武术套路比赛,以及2023职业男篮对抗赛,还有河北省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锦标赛等等。未来还将承办省运会的青少年组武术散打、跳水、花样游泳、游泳等比赛项目。”智宏博告诉记者,馆内无论是地面、照明、工艺智能化,还是专业设备设施的安装,都采用了国际、国内最好的设备,所有体育设施都经过了体育专业协会的认可,可以满足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及国家级单项赛事要求。

2023年河北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于5月19日至24日在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举办。作为省运会游泳项目的测试赛,本次比赛凸显出参赛运动员多、观赛群众多、保障时间长的特点,在竞赛项目设置、观众流线施划、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演练。

根据比赛组别多、赛时比较长,保障任务重的特点,邯郸国奥场馆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高水平大型赛事的保障标准,综合协调,缜密布置,制定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本次压力测试为省运会游泳比赛摸清了设备运行、观众流线、车辆停放等具体数据,为下一步保障省运会游泳比赛奠定了基础,也得到参赛队伍的高度认可。

“在游泳锦标赛期间,我们确保有三辆消防车及六名消防员随时在场馆外待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同时也有一辆救护车及三位急救人员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还有一辆电力保障车及一位保障人员可在电力故障的情况下为整个场馆供应两个小时的电力,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对故障进行检修。”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各个入口及整个场馆内设置了安保30人及公安30人,确保观众入场及观看比赛时的安全;同时也设置了编排室为比赛服务,编排人员中有裁判员系列10人左右、竞赛志愿者55人。

直击省残特奥会!坐式排球正式开赛!

10月10日,河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坐式排球比赛在邯郸市综合体育馆开赛。首个比赛日,邯郸与唐山两个城市的选手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排球项目大家都很熟悉,坐式排球与人们常见的普通排球项目有哪些不同?记者采访了本次比赛的裁判长。

据介绍,坐式排球的比赛场地只有10米长、6米宽,比正常的排球场地小。男子项目的球网顶部距地面高度为1.15米,女子项目球网顶部距地面高度为1.05米。 按照规则,坐式排球的参赛选手是由截肢、脑瘫、脊髓损伤以及其他肢体残疾的运动员组成的。比赛得分规则基本与常规排球项目一致:每队可击球三次(拦网触球除外),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半场内的地面上即可得分。

坐式排球也有特殊规定:队员在发球、拦网或进攻性击球的时候,运动员的臀部至肩部之间的一部分身体必须接触地面。坐式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比赛中某队胜一球,即得一分(每球得分制)。接发球队胜一球时得一分,同时获得发球权,此时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本次比赛共有男女各两支代表队,共28名运动员参赛。赛场上,邯郸代表队与唐山代表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接球、拦网、扣球……所有参赛队员都全力以赴打好每一个球,积极拼抢,斗志昂扬,展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水平,彰显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经过激烈角逐,运动员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成绩。

最终,唐山队获得女子坐式排球比赛第一名、邯郸队获得第二名、唐山队获得男子坐式排球比赛第一名,邯郸队获得男子组第二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聚焦省残特奥会 盲人门球比赛开战

10月12日,盲人门球比赛在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举行,来自石家庄、邯郸的2支代表队2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比赛过程中,安静的场上只能听到球碰撞场地的“砰砰”声,运动员用尽全力将球向对方球门投出,强力的进攻、对方的严防死守、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使比赛充满了看点。赛场外,教练员的及时指导鼓励以及裁判员的专业认真,都让比赛充满了温情。最终,石家庄队实力强劲,男子组以13比3,女子组以9比3,分别战胜邯郸队,赢得冠军。

邯郸市代表队教练牛志斌介绍说,盲人门球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集体球类项目。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聆听球内的铃铛声,判断球的方向和高度,做出防守动作,双方各3名运动员戴着眼罩将球掷进对方球门得分。比赛过程中观众必须保持安静,以便运动员能够听到铃声和队友之间的沟通话语。

“邯郸队的队员从事的都是盲人按摩行业,因为对门球的热爱,队员们在晚上下班后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参加训练,他们付出了超越常人的艰辛。门球这项运动让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也让他们更加自信快乐。”牛志斌说。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 一座城市新地标

行云流水的线条,形似太极的造型,整个建筑外观通过格栅与金属铝板的相互呼应,再加上屋面与里面翻转一体化处理,从而形成一个流动开放的元素,从天空俯视,像在邯郸道上打太极。这座气势恢宏,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感融为一体的建筑,就是坐落于我市冀南新区的邯郸市综合体育馆。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3705.29平方米,是冀晋鲁豫交界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室内跳水、游泳和室内体育比赛综合型场馆,集体育运动、文化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作为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赛事承办主要场馆之一,该馆将在省运会期间承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跳水等一系列专业体育赛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这里!邯郸有了新地标!

位于我市冀南新区邯郸职教城北侧的邯郸市综合体育馆是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举办赛事的主要场馆之一,也是冀晋鲁豫交界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室内跳水、游泳等体育比赛综合型场馆。3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该馆进行实地探访。截至目前,该场馆已完成全部建设,各项体育设施已全部就位,将以靓丽身姿迎接省运会的到来。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分为游泳跳水馆和综合馆。以蓝色为底色的游泳跳水馆,使人仿佛置身于深邃的海洋。此时泳池中水已填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池底清理工作。“一个10泳道标准室内比赛池、一个6泳道25米的训练池,还有一个尺寸为25m×20m的跳水池同时配备多规格跳水设施。泳池内采用国家最高级水循环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每天会有专业人员进行水质检测,保证水质、水温达到比赛标准。”邯郸市奥体场馆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舟向记者介绍。

如果说游泳跳水馆给人以清透的感觉,那么以黄色为底、灰色映衬的综合馆则彰显出力量碰撞的活力。据了解,该场馆采用专业运动木地板,工艺照明、工艺智能化、专业设备设施安装均采用了国际、国内最好的设备,所有体育设施都是经体育专业协会认可的品牌,可全面满足各类专业比赛。在省运会期间主要承接排球、武术、柔道、摔跤等室内重竞技赛事。场馆内共设有固定座位5036座,其中1500座可移动座椅,会根据赛事情况进行调配。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于2020年正式启动建设,2021年12月全部完工。该场馆建设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模式、BIM+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装配率高达50%以上。本项目作为当前装配率最高的体育场馆,建设工程中处处体现了绿色、节能的环境保护理念。

据悉,该场馆按照国家场馆的标准进行建设,达到全省一流场馆水平,可以满足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及国家级单项赛事要求。作为2022年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主场馆,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不仅是一座专业体育综合馆,赛后也将成为邯郸市民体育活动和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建五局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争创绿色建造标杆打造城市中心“生态”地标

中国网财经9月17日讯(记者 魏国旭)近日,全国节能宣传周落下帷幕,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广泛宣传节能降碳,提升节能能力,形成崇尚节约、节能降耗的浓厚宣传氛围。

随着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行业绿色、低碳的转型步伐也正在加快。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建筑业更是走在前列,不断调整、改革建筑领域发展,一批新式的绿色节能建筑拔地而起,由中建五局北京公司承建的邯郸市综合体育馆正是其中之一。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建筑,中建五局北京公司在承建过程中,工程总承包建设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模式。作为一种低能耗、高产能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中建五局北京公司的这一选择为项目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各参与方提供了系统性的策划和高效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优势。

坐落于冀南新区滏阳大道北侧的邯郸市综合体育馆,地处邯郸职教城中央景观轴的起点位置,衔接学校和北部居住区,是城市中轴线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整体刚柔共济、太极生辉,形成动感、融合、开放的地标,为城市提供了绿色“造血”中心和彰显城市“太极宏图”的合心生态节点。

资料显示,邯郸市综合体育馆项目将体育馆与游泳馆两个不同性格的体育空间相融在一起,成为集体育运动、文化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体育综合体在建成后将成为冀晋鲁豫交界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室内跳水、游泳、室内体育比赛综合型场馆,用于保障2022年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举行,并为赛后邯郸市民进行体育活动和文化休闲活动提供重要场所,对邯郸的体育事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中建五局北京公司使用了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等多项新技术,贯彻绿色建造理念,冲击“鲁班奖”。

同时,EPC模式下,设计、建造、装配、采购几个环节合理交叉、深度融合,信息集享,总承包方围绕工程建造的整体目标,全面统筹制造和装配环节,系统配置资源,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少了碳排放。据统计,装配式混凝土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节约木材60%,节约水泥砂浆55%,减少水资源消耗25%。

作为当前装配技术最先进的体育场馆,邯郸市综合体育馆的设计也处处体现了绿色、节能的环保理念;采用相比传统的电加热或者燃煤锅炉节省75%能源的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设置有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和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中水可供景观灌溉和卫生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项目还设计了保温一体复合铝板幕墙,实行能耗限额设计即通过能源监测和分项计量系统对建筑相关的实际能耗进行限额管理,最大限度杜绝能源浪费。

除了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创新,中建五局北京公司还在项目中运用了多项“黑科技”,建设“智慧工地”帮助工地的整体管理。据了解,中建五局北京公司从项目进场,便开始着手“智慧工地”建设,一年多来,GPS视频控制、手机移动终端APP、安全教育VR技术、技术交底BIM技术等相继被运用,目前运用互联网+技术所构建的“智慧工地”已经初显成效。

从项目工地的大门,中建五局北京公司的智慧体系便开始铺设。门口的电子门禁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并特别加入了对安全帽上的电子芯片的双重认证,只有通过验证才能走进施工区。人脸识别技术还运用于塔吊操作台等技术岗位,只有专业的师傅,才可以通过刷脸打开塔吊的操作台;并利用伸缩旋转摄像头,让司机清晰地看到吊钩的实时状态,将视线盲区降至最小。同时,智慧工地平台联合塔吊运行监控系统,对风力和吊重等进行多维度数据监测,计算塔吊的吊钩是否在摇晃,是否起吊物超重,下降速度是否过快等,当发生误操作马上就会触发预警。

结合“智慧工地”体系,中建五局北京公司在项目中实现了质量计划、变更、检验检测、旁站、检查、验收及资料等方面的可视化管理,并可以时时上传项目,确保平台上的信息一目了然,以保项目关键信息的管理工作。

结合多项技术创新,中建五局北京公司在这样一座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高规格场馆建设中克服工期紧张,任务艰巨的不利因素,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古城邯郸献上了一座继承文脉历史、面向未来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地标建筑。

邯郸市一中综合体育馆雏形已现

邯郸市筹备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各项工作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作为省运会比赛备用场馆的邯郸市第一中学综合体育馆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预计整体项目将在春节前完成。

10月17日,记者走进市第一中学中华校区,看到学校西北角的体育馆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整个体育馆造型庄重、典雅、大方,融入了“人”字元素,寓意一中校训: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部分外墙采用梅花砌砖法,增添了历史感与文化感,于浓厚的文化气息中生发出清新自然氛围。

“目前,项目主体框架、屋面系统、室内墙体砌筑、抹灰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水电安装和外墙施工。”市一中党委书记肖波对记者说,外墙施工力争在11月15日供暖前完成,内部安装和装修需要60天时间,“项目全部工程力争在春节前完成,并达到竣工要求,保证明年省运会提前试运营使用。”

肖波表示,市一中和所有参建单位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合理安排工序,压茬推进,争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更好地展示学校良好的外部形象,同时可兼顾社会功能,填补主城区南部体育设施的空缺,提升全市教育办学水平。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0年年初正式启动建设,是市政府投资的大型社会公益项目,也是2022年省运动会的备用比赛场馆。项目占地面积36亩,总建筑面积19830.49㎡,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556.85㎡,地下建筑面积1273.64㎡。建设内容包含游泳馆一座,综合球类馆一座(满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竞技比赛和大型会议、文艺演出使用),轮滑馆一座,学术报告中心一座(能同时满足1176人使用)。项目投资约1.3亿元。(记者张红军)

聚焦省残特奥会 无障碍环境彰显邯郸温度

河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邯郸圆满闭幕,几天来,比赛场馆、酒店的无障碍环境和志愿者贴心的服务,为运动员们比赛与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充分彰显了邯郸温度。

新梅林大酒店因其顺畅的无障碍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而备受赞誉。场馆保障负责人董欣娜表示,他们不仅在场馆内建设了无障碍通道,还在比赛入口、出口以及卫生间设置了明显的标识。除了设施改造外,新梅林大酒店还组织了一支志愿团队,并专门进行了相关培训,为运动员提供周到的服务。

“比赛场地非常方便舒服,吃饭的时候也有志愿者帮我们打饭,行动也非常便利,感觉非常好。”邯郸队运动员武佩对新梅林大酒店的无障碍设施和志愿者服务表示非常满意。

10月11日早晨,在邯郸市体育场入场口广场有一群显眼的身影,近百名志愿者整齐列队等候前来参加田径比赛的运动员们。8点10分,满载运动员的车队陆续驶入广场,有的志愿者搀扶运动员下车,有的志愿者帮着卸下轮椅,随后,在引领员的引导下经过身份验证,有序进入比赛场地。

赛事总监鲍亚哲告诉记者,为了给运动员提供便利,凡涉及运动员通过的通道都进行了改造,在有台阶的地方做了坡道,方便轮椅进出。针对如厕问题,市体育馆对厕所门进行了加宽改造,蹲便改为坐便,还加装了扶手。

“在竞赛器材方面,对专项器材进行了改进,比如说坐式的铅球、标枪比赛用的凳子,每名运动员都要用专属的凳子参加比赛。而以前固定凳子用的都是铁链子加挂钩,每装一次最少耗时3到4分钟,既费时又费力,现在采用登山带来进行固定,不到1分钟就能搞定,大大缩短了运动员在赛场等待的时间。”鲍亚哲表示,田径赛场还首次使用发令指示灯来替代发令枪,聋人运动员可通过指示灯的变换,及时起跑,有效减少了违规现象的发生。

邯郸市综合体育馆作为游泳项目的主赛场,在设计、建设期间就积极落实无障碍要求,打造无障碍比赛环境,保证在省残特奥会期间运动员们比赛和出入便利。

“馆内各路口、各出入口位置都建造了坡道,首层各个入口均为无障碍出入口,所有电梯均为无障碍电梯,同时停车场内分别设置了无障碍机动车停靠区和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场馆负责人陈舟说,本次比赛期间,他们将卫生间的护栏全部打开,设置成无障碍卫生间,并安装扶手、求助按钮,在更衣室设置专用淋浴位等。针对残疾人观众,还在观众看台设置了无障碍坐席,方便观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