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济开发区为培育“小巨人添柴加薪

“专精特新”是近年来整个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点。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坚持“党建强发展强”为主线,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培育力度、健全服务体系、推动产融合作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近年来,海宁经济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区域内现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

今年年初,在“以最优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经济工作大会上,开发区和海宁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金融办等共同发布了“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服务八条,以厚植红色沃土滋养专精特新企业“破土”成长。

“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服务八条包括组建红色服务团队、打造梯度培育体系、实施联合攻关行动、持续深耕五基领域、高效推进“两化”改造、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强化龙头示范引领等,全方位构建科学高效的企业服务体系,释放互促共进、互利共赢的集聚效应。

这八条内容既包含对已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助力,也包含对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领域的培育,通过搭平台、聚资源、建梯队、促培育等措施强化党建赋能,切实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凝心聚力。

今年,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导向,海宁经济开发区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推出了“最优营商环境”服务清单,涵盖招商活动策划及举办、项目手续代办、企业人才招引服务等多方面内容,企业随时联系,随时帮办、随时解决,为企业免除发展的后顾之忧。

“厂房是政府提供的,我们企业‘拎包入住’。如果自己搞这些基础条件,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天通瑞宏科技负责人姚平华告诉记者,无尘室和黄光区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核心区域,“如果厂房设有无尘室、黄光区,说明这是一家比较成熟的半导体企业。”姚平华自豪地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开发区持续加大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育支持力度。对于创业领军人才,开发区提供落地奖励、场租补助、金融支持、创业指导培训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在创新创业路上得到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此外,开发区还搭建了“校企平台”,在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成才的机会,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

“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升产品良率和抓紧上市。”姚平华说,在这个满怀希望的春天里,开发区为企业做足了加速前进的准备和决心。

博菲电气在2021年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高端绝缘材料研发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菲电气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凌斌说,在园区的努力促成下,中车公司来到海宁经济开发区扎根,“中车公司是博菲的第一大客户,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项目选择落户这里,无论是对博菲,还是对海宁,都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走进天通瑞宏科技公司,办公区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和“‘链长’示范单位”的牌子。通过“链长”示范带动、全域联动等党建联机制,在园区搭建企业间、部门间互学互鉴、帮带促进平台。

怎样让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冒出来?在开发区积极推动下,博菲电气、天通吉成、天通瑞宏、纺织机械等龙头企业与园区周边中小企业通过支部“结亲”和协同创新,引导“大手拉小手”形成产业集群带,强化产业支撑、政策传导、创新创业等服务,挑起区域工业的大梁。

同时,开发区建立了“专精特新”重点培育库,浙江得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车尚驰电气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入选,将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为国内外30多家车企一级供应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性增长,以及汽车智能电子产品配置率的提高,泰米电子订单出现井喷式增长,生产订单已排至今年7月。最近,通过整合市级有关部门力量,开发区聘任党员干部担任服务泰米电子“红色专员”,协助解决资金融资、企业招工、项目推进等问题,并邀请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建立“联合指导团”,从政策、技术等层面开展一对一诊断辅导,支持泰米电子向“专精特新”全力登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