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演员应加强表演基本功

年轻演员的表演问题业已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热点,不少业内人士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现在活跃在舞台、银幕及荧屏上的年轻演员绝大多数还是由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院校培养的,学校的表演教学直接决定了演员表演的好坏,因此在讨论年轻演员表演问题时,关注表演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达不到专业水准,原因或许方方面面,这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出在表演系现在的教学尝试上,比如引进许多大师班、工作坊等。当然,开放式教学非常好,也有意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开发能力,但是,就总体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好,就大幅度地搬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了解与借鉴外国现代表演教学理念与方法,一是引进的师资要有质量,二是量不能太多,更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已经有些老旧了,但是它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方法,仍然应该成为我们培养未来表演艺术家的重要手段。

掌握先进的表演教学观念,首先是要搞清楚什么是戏剧观。简言之主要有两条,第一是戏剧的本质,即戏剧是什么。第二是戏剧的功能,即戏剧干什么。戏剧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动作、冲突、激变、危机、情感,或者是情境考验、模仿、游戏等,当然,舞台、观众、冲突、动作是基本的要素。

人学观即对人的认知。发现人,表现人,通过我们创造的人,去感染人,启示人,这是最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艺术表达,可能更多的还是在事的层面上打转转。比如讲一个故事,或者是找到一种好的叙述方式,这当然也很重要,但对人的理解却往往忽略了。如果能把对人学观的理解化为自己的能力,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化为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是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研究、分析由剧本所提供的生活,并运用艺术想象力、观察力将之进一步提升,不失为接触生活的一条途径。在表演教学中,不妨加强对学生剧本读解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读剧本,认真研究人物的感情线、动作线、命运线,并与生活现实相观照,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台词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技巧。引导学生将表演技巧巧妙融于人物塑造之中,切切实实利用自己的技巧为剧情、人物塑造服务,而不仅仅是炫技式的表演。

简言之,年轻演员要从写实的生活模拟开始,先带着镣铐跳舞,对舞台规则烂熟于心,然后才能超越规则,实现艺术上的自由。现实主义是一套经过时间检验的、已经成为经典的教学方法,我相信它的生命力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